奇正教育

挑山工教学反思随笔,探寻课堂内外的收获与思考

jiayaozb.com370

《挑山工》这篇课文是一篇富有哲理的记叙文,讲述了挑山工登山的艰辛以及他们独特的行走方式,进而引发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思考,在教授这篇课文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希望能从中汲取经验,提升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回顾

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泰山挑山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挑山工的工作环境和艰辛,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随后,我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和特点,在分析课文内容时,我着重让学生体会挑山工与游人登山方式的不同,并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堂提问环节,学生们积极踊跃,能准确找出描写挑山工外貌、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到了挑山工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为什么反而常常跑到游人前面去了”这一关键问题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通过对比挑山工和游人登山的速度、停歇时间等方面,帮助学生逐步理解了其中的道理:挑山工虽然走的路程长,但他们一个劲儿地往前走,不耽误工夫,所以反而能超过游人。

在讲解文章的写作手法时,我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通过描写挑山工的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挑山工的形象特点,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挑山工与游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挑山工的品质,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学到了写作方法,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教学成功之处

  1. 情境导入吸引学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泰山挑山工的工作场景,使学生对挑山工的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们在观看视频时,都被挑山工的艰辛所震撼,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活跃。
  2. 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初读、精读、默读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初读时,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脉络;精读时,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情感和哲理;默读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样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们逐渐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3. 问题引导启发思维: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如“挑山工为什么走的路程多却能跑到游人前面”“作者是如何描写挑山工的”等,这些问题具有启发性,帮助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思维得到了锻炼。

教学不足之处

  1. 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课堂提问和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强,能够迅速跟上教学节奏;而有些学生则理解较慢,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帮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未能充分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在某些问题上仍然存在疑惑。
  2. 小组讨论效果不佳: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我安排了小组讨论环节,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小组讨论秩序混乱,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反映出我在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方面还存在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
  3. 拓展延伸不够深入:在课堂结尾,我安排了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像挑山工一样坚持不懈的人,虽然学生们能够列举一些例子,但讨论不够深入,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的精神对自己的启示,这说明我在拓展延伸方面还可以做得更深入一些,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改进措施

  1. 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和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我将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2. 优化小组讨论,提高参与度:在组织小组讨论前,明确讨论规则和要求,确保讨论有序进行,合理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相互搭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巡视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
  3. 深化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在拓展延伸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更多的故事和感受,并进一步探讨这些故事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总结

通过教授《挑山工》这篇课文,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改进,我的教学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为学生带来更精彩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挑山工》这篇课文所传达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将激励着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克服困难,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其育人的功能🌟。

回顾这堂课,虽然有不足之处,但也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让我深受鼓舞,他们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也让我看到了教学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生一定会用心去学,语文课堂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标签: #挑山工教学反思随笔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