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让阅读之光照亮太阳—太阳阅读教学设计

jiayaozb.com52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杀菌、预防、治疗”等词语,理解“寸草不生、估计”等词语的意思。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
  1.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默读、批注、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 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了解太阳的特点,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写作手法。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 教学难点
  • 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并能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 播放儿歌《种太阳》,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歌曲中唱到要种太阳,那你们知道太阳到底是什么样的吗?它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哪些重要作用呢?”由此引出课题《太阳》。
  2. 展示一些太阳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太阳的巨大和明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杀菌、预防、治疗、摄氏度、钢铁、庄稼、野兽、繁殖、粮食、煤炭、地区、蔬菜、比较、杀菌、估计、抵得上、日夜不停、寸草不生。
  • 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
  •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寸草不生”,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太阳温度高的句子,从而体会“寸草不生”所表达的意思;通过找近义词理解“估计”,让学生说说“估计”的近义词,进而明白“估计”就是大概、推测的意思。
  • 开火车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巩固生字词的认读。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太阳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 学生默读后,小组交流讨论。
  • 全班汇报,教师总结归纳:课文围绕太阳写了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两方面内容。

(三)精读课文,了解特点

学习太阳的特点

  • 轻声读课文1 - 3自然段,思考:太阳有哪些特点?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
  • 学生自学后,小组内交流。
  • 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 出示句子:“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引导学生发现作者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 列数字“一亿五千万千米”“三千五百年”“二十几年”,具体准确地写出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非常远。
  • 举例子“步行”“坐飞机”,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距离之远。
  • 出示句子:“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太阳与地球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太阳体积非常大的特点。
  • 出示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 这里运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打比方“是个大火球”,形象地写出了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 列数字“五千多摄氏度”“三千倍”,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太阳温度极高。

小结说明方法

  •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出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这几种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在说明事物特点时的作用。
  • 教师板书:
  • 太阳的特点 说明方法
  • 远 列数字、举例子
  • 大 作比较
  • 热 打比方、列数字

指导朗读

  • 根据太阳的不同特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 如读描写太阳“远”的段落时,语速稍慢,读出距离的遥远感;读描写太阳“大”的段落时,要读出惊叹的语气;读描写太阳“热”的段落时,语调要激昂,突出温度之高。

(四)深入探究,体会关系

  1. 过渡: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体积那么大,温度那么高,它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2. 默读课文4 - 8自然段,思考: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表格:|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具体表现||----|----||动植物的生长|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天气变化|太阳和云、雨、雪、风的形成有关系||杀菌|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地球的光明和温暖|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4. 小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 在讲解太阳与动植物生长的关系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果没有太阳,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动物没有食物来源,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从而深刻体会到太阳对生命存在的重要性。
  • 在讲解太阳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时,结合自然现象,如晴天、雨天、下雪天等,让学生明白太阳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指导朗读

  • 引导学生带着对太阳与人类密切关系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 8自然段。
  • 可以通过分角色读、男女赛读等方式,增强朗读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总结全文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太阳的特点以及它与人类的关系。
  • 教师强调: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太阳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它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拓展延伸

  • 让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其他知识,如太阳的结构、太阳活动等,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 布置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字数不少于300字。

(六)板书设计

太阳特点: 远 列数字、举例子大 作比较热 打比方、列数字与人类的关系:动植物生长、天气变化、杀菌、光明温暖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多种说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图片、儿歌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能力,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时,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结合具体语句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希望这篇教学设计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让学生在阅读《太阳》这篇课文时收获知识与乐趣! 📖

标签: #《太阳》阅读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