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长相思》。
- 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体会诗词中描绘的意境。
- 掌握诗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如“程”“榆关”“那畔”“千帐灯”等。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诗词内容,学习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体会诗词意境。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体会词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感受词人对故园的深深眷恋。
-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诗词大意,体会诗词意境。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
- 教学难点
- 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尤其是“聒碎乡心梦不成”中蕴含的思乡之情。
教学方法
-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体会诗词情感。
- 讲授法:讲解诗词中的重点字词、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
-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诗词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词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播放一段思乡的音乐,如《故乡的原风景》,营造一种思乡的氛围,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
- 音乐结束后,提问学生:“在刚才的音乐中,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你们有没有离开过家乡,想念家乡的经历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思乡之情,从而引出课题《长相思》。
(二)新课讲授
- 介绍作者及背景
- 向学生介绍纳兰性德,他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其词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真挚。
- 说明这首《长相思》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出山海关,途中所作,当时,词人远离家乡,鞍马劳顿,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 初读诗词,整体感知
- 教师范读《长相思》,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 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 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 全班齐读,读得通顺、流利、有节奏。
- 理解诗词大意
- 学生结合课++释,自主翻译诗词,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 教师检查小组讨论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子:
- “程”:道路、路程。
- “榆关”:山海关。
- “那畔”:那边,指关外。
- “千帐灯”:众多的营帐里点着灯。
- “聒碎乡心梦不成”:嘈杂的声音打碎了词人思乡的梦。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大意:词人骑马走在山一程、水一程的路上,离家乡越来越远,晚上,营帐里灯火辉煌,词人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外面风雪交加,声音嘈杂,扰得词人思乡的梦都做不成。
- 体会诗词意境
-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 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脑海中的画面,教师适时引导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体会诗词意境。
- 提问学生:“从这幅画面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氛围?”引导学生体会出旅途的艰辛、环境的恶劣以及词人内心的孤寂。
- 再次朗读诗词,让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感受诗词意境。
- 感悟诗词情感
- 组织学生思考:“词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
-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讨论。
- 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词句中体会词人的思乡之情:
- “山一程,水一程”:反复使用两个“一程”,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艰辛,表现了词人离家乡越来越远,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浓。
-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词人的行程方向,“那畔”指关外,说明词人远离家乡,身处异乡。
- “夜深千帐灯”:描绘了夜晚营帐中灯火通明的景象,与词人孤独的思乡之情形成鲜明对比,更衬托出词人的孤寂和思乡之苦。
- “聒碎乡心梦不成”:“聒碎”一词形象地写出了风雪声的嘈杂,“乡心”点明了词人的思乡之情,“梦不成”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因思乡而无法入眠的痛苦。
- 教师总结: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旅途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词人深深的思乡怀亲之情。
- 朗读指导
- 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情感基调,确定朗读的语速、语调、重音等。
- “山一程,水一程”语速稍慢,语调平稳,读出路途的漫长和艰辛;“夜深千帐灯”语调稍扬,读出灯火辉煌的景象;“聒碎乡心梦不成”语速稍快,语调低沉,读出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 教师再次范读,学生模仿朗读。
-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读出词人的思乡之情。
(三)课堂小结
-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诗词的大意、意境和情感。
- 强调《长相思》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如用词精妙、情景交融等。
-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诵读这首词,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四)巩固练习
- 背诵并默写《长相思》。
- 仿照《长相思》的格式,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小词。
- 阅读纳兰性德的其他诗词,感受其词风。
(五)布置作业
- 背诵并默写《长相思》,家长签字。
- 把你对《长相思》的理解写成一篇短文,字数不少于300字。
- 收集一首你喜欢的思乡诗词,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反思
在本次《长相思》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有了一定的收获,在导入环节,借助音乐成功营造了思乡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讲授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理解诗词大意、体会意境和感悟情感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朗读指导也较为细致,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表现出诗词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对于诗词中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以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热爱,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就是一篇关于《长相思教学设计与指导》的文章,通过详细的教学过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首经典诗词,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文化魅力。💖
标签: #长相思教学设计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