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物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增强安全意识。
- 培养幼儿在使用物品过程中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危险发生。
-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剪刀、电器、餐具等物品。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让幼儿掌握常见物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 培养幼儿良好的使用物品习惯。
- 难点
- 各种常见物品,如剪刀、插座、热水瓶、刀具、餐具等。
- 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 安全使用物品的操作卡片。
- 播放一段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物品的视频,其中包含一些正确和错误使用物品的场景。
- 引导幼儿观察视频,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这些行为对不对呢?为什么?”引发幼儿思考,导入本次活动主题——安全使用物品。
- 展示剪刀
- 教师手持剪刀,向幼儿介绍剪刀的用途:“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呀?它可以帮我们剪纸、剪东西。”
- 讲解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拿剪刀的时候,要右手握住剪刀的把柄,大拇指放在上面,其他手指放在下面,剪刀尖不能对着别人,用完后要把剪刀放在安全的地方。”
- 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正确拿剪刀的姿势,教师给予指导和纠正。
- 展示插座
- 拿出插座模型,问幼儿:“这是什么?你们家里有没有这个呀?”
- 告诉幼儿插座有电,不能用手去触摸插孔:“如果把手指伸进插孔里,会被电到的,非常危险!”
- 讲解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要在大人的帮助下使用电器,用后要及时拔掉插头。”
- 展示热水瓶
- 出示热水瓶,说:“这是热水瓶,里面装着热水。”
- 强调热水瓶很烫,不能随便触摸:“不小心碰到热水瓶,热水洒出来会烫伤我们的。”
- 告诉幼儿如果要喝水,要请大人帮忙倒热水。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安全使用物品的操作卡片。
- 卡片上画有各种物品以及使用这些物品的场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
-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每组要快速判断卡片上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并把卡片贴在相应的黑板上,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准确!”
- 游戏开始,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的判断进行指导和纠正,游戏结束后,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 教师讲述一些由于不正确使用物品而导致危险发生的案例,如:“有个小朋友自己拿着剪刀乱跑,不小心摔倒了,剪刀扎到了自己的手。”
- 引导幼儿讨论:“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会受伤?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让幼儿深刻认识到不正确使用物品的危害。
- 针对案例中的情况,和幼儿一起分析正确的应对方法,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套安全使用物品,如塑料餐具、儿童安全剪刀等。
- 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练习正确使用这些物品,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使用物品的经验和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合作意识。
- 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所学的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物品的安全使用方法呀?”请幼儿回答。
- 教师总结强调:“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使用各种物品,这样才能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希望大家都能做个安全小卫士!”
- 布置课后小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今天学到的安全使用物品的知识,并找一找家里还有哪些物品需要注意安全使用。
- 在班级的图书角投放一些关于安全使用物品的绘本,供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阅读。
- 开展“安全小明星”评选活动,每周评选出在安全使用物品方面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如何让幼儿深刻理解不正确使用物品可能带来的危险,并自觉遵守安全规则。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二)认识常见危险物品及正确使用方法(15 分钟)
(三)游戏环节:安全小卫士(20 分钟)
(四)案例分析(15 分钟)
(五)实践操作(15 分钟)
(六)5 分钟)
教学延伸
通过本次教案的实施,旨在让中班幼儿全面了解常见物品的安全使用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标签: #中班安全使用物品教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