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小学课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jiayaozb.com40

小学课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坐井观天》是一篇经典的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揭示了视野狭窄和固执己见的危害,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活动,深入理解故事内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开放性视野,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坐井观天”这一成语的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表达、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谦虚、开放的心态。

第一课时

导入
  1. 图片展示:展示井口、天空等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情境的好奇。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井里的青蛙是怎么看天的吗?天真的像井口那么大吗?
新课导入
  1.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2.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的观点,思考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深入理解
  1.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模拟对话,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提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是青蛙,你会怎么看待小鸟的观点呢?
  1. 总结故事:教师总结故事内容,强调“坐井观天”的含义。
  2.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思考自己是否有过类似“坐井观天”的经历。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还记得故事里的青蛙和小鸟吗?
  2. 回顾: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故事内容,检查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拓展延伸
  1.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拓宽自己的视野,避免“坐井观天”的情况发生。
  2.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拓宽视野的经历。
实践活动
  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坐井观天”的故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拓宽视野的重要性。
  2.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坐井观天》的故事内容,还学会了如何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