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项链教案

jiayaozb.com50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莫泊桑及其作品风格,熟悉《项链》的故事情节。
  • 掌握文中重要的字词,如“请柬”“寒伧”“佳肴”“租赁”等,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其含义。
  • 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玛蒂尔德这一人物的复杂性和典型性。
  • 理解小说的主题,探讨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带给人们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跳读、批注等,深入理解文本。
  •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探究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借助角色扮演、改写结局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体会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培养学生珍惜生活、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人性在物欲面前的表现,增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
  • 理解小说的主题,探讨小说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生哲理。
  1. 教学难点
  • 深入挖掘玛蒂尔德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探讨其悲剧命运的根源。
  •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小说主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字词等,为学生理解文本奠定基础。
  2. 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如“玛蒂尔德为什么会丢失项链?”“她的性格对她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文本。
  3.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主题等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探究能力。
  4. 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改写结局等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项链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项链常常是一种美丽的装饰品,它可以增添人们的魅力,有一条项链却给一个女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就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的《项链》,这条项链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

  1. 作者介绍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莫泊桑的小说构思巧妙、情节跌宕起伏、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背景介绍《项链》创作于1884年,当时的法国社会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时期,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和道德观念逐渐侵蚀着社会的各个阶层,人们追求虚荣、贪图享乐之风盛行,莫泊桑通过这篇小说,以小见大,深刻地揭示了这种社会现象对人们生活和人性的影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 小说围绕项链写了哪几件事?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小说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四件事:玛蒂尔德收到舞会请柬后为没有漂亮衣服和首饰而发愁;她向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去参加舞会;舞会上她大出风头,却不小心丢失了项链;为了赔项链,她和丈夫倾家荡产,最后却得知那串项链是假的,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玛蒂尔德为参加舞会向朋友借项链,舞会后丢失项链,为赔项链负债累累,最后得知项链是假的😮。

(四)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

玛蒂尔德是小说的主人公,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分析一下她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玛蒂尔德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体会她的性格特点。

  • 外貌描写:“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 语言描写:“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的;我只卖出这个盒子。”
  • 动作描写:“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 心理描写:“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小组讨论: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人?她的性格对她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玛蒂尔德是一个爱慕虚荣、追求享受的人,她渴望过上奢华的生活,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出人头地,她的这种性格使她在收到舞会请柬后,为了漂亮衣服和首饰费尽心思,最终导致了丢失项链的悲剧😟,而丢失项链后,她又表现出了坚强、诚实的一面,为了赔项链,她和丈夫付出了十年的艰辛,她的性格既决定了她的命运走向,又在命运的打击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五)深入探究,理解主题(15分钟)

  1. 思考: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莫泊桑通过这篇小说想要表达什么?
  2.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观点:
  • 小说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追求虚荣、贪图享乐的风气,揭示了这种风气对人们生活的危害。
  • 小说告诉人们,不要被虚荣所蒙蔽,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活,脚踏实地,否则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 小说也反映了小人物在社会压力下的无奈和挣扎,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总结出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追求虚荣、贪图享乐的不良风气,揭示了小人物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无奈和挣扎,同时也告诉人们要珍惜生活,不要被虚荣所迷惑😔。

(六)拓展延伸(10分钟)

  1. 角色扮演
  • 选择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如玛蒂尔德向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的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 要求学生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合理的语言和动作,展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 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分析表演是否符合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1. 改写结局
  •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项链没有丢失,或者玛蒂尔德一开始就知道项链是假的,小说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 让学生分组改写小说的结局,然后在全班分享。
  • 比较不同的结局,分析其对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影响。

通过这些拓展延伸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课堂小结(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莫泊桑的《项链》,通过这篇小说,我们了解了莫泊桑的写作风格,梳理了故事情节,分析了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理解了小说的主题,希望大家能从这篇小说中汲取教训,珍惜生活,不要被虚荣所左右,也希望大家能多读莫泊桑的作品,感受他的文学魅力🤗。

(八)布置作业(5分钟)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以“读《项链》有感”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 推荐阅读莫泊桑的其他作品,如《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莫泊桑及其作品《项链》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分析人物形象和理解主题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对于玛蒂尔德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小说主题的深度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引导,通过更多的实例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拓展延伸环节的角色扮演和改写结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小说的理解,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但在时间把控上还需要更加精准,确保各项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

标签: #项链 莫泊桑 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