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幼儿学会d、t、n、l四个声母的正确发音和书写。
- 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增强幼儿对拼音的兴趣和记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拼音。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准确掌握d、t、n、l的发音方法,能够清晰地读出这四个声母。
- 学会d、t、n、l的书写规范,包括笔画顺序和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 难点
- 区分d和b、t和f、n和m、l和i的发音和字形。
- 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所学拼音。
- 拼音卡片d、t、n、l,相关的图片、头饰。
- 多媒体课件,包含拼音发音视频、动画儿歌等。
- 小鼓、手电筒、拼音练习册、奖励贴纸。
- 播放《拼音字母歌》动画儿歌,引导幼儿跟唱,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一些拼音宝宝,谁还记得它们是谁呀?”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回顾之前学过的拼音。
- 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小女孩在打鼓的图片🎷,引出声母d,教师示范发音,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然后舌尖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用手做出打鼓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口型和动作。
- 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图片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呀?这个动作像哪个拼音宝宝的发音呢?”
- 让幼儿模仿练习,教师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幼儿。
- 展示一幅小男孩用伞柄挑东西的图片🌂,引出声母t,教师示范发音,舌尖抵住上齿龈,形成阻碍,再突然放开,使气流较强地冲出,读音轻短,边发音边用动作演示挑东西的样子。
- 引导幼儿思考:“小男孩在做什么呢?这个动作和哪个拼音发音有关呢?”
- 幼儿跟读练习,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口型和发音情况。
- 展示一幅老奶奶拿着收音机听广播的图片📻,引出声母n,教师示范发音,舌尖抵住上齿龈,舌头两边同时接触上齿龈,形成阻碍,让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张开嘴,声带振动,教师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子,帮助幼儿理解发音方法。
- 提问:“老奶奶在听什么呀?这个发音是从哪里出来的呢?”
- 幼儿跟着模仿,感受n的发音特点。
- 展示一幅小朋友拉二胡的图片🎻,引出声母l,教师示范发音,舌尖抵住上齿龈,舌尖两边稍松,舌头中间稍凹,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振动,教师做出拉二胡的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口型。
- 鼓励幼儿说一说:“小朋友在做什么?这个发音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
- 幼儿反复练习l的发音。
- 对比记忆
- 教师将d和b、t和f、n和m、l和i的拼音卡片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 通过编口诀的方式帮助幼儿区分:“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伞柄朝上fff,伞柄朝下ttt;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一根小棍lll。”
- 发音练习游戏
- 教师说拼音,幼儿快速找出对应的卡片并举起来。
- 教师拿出卡片,幼儿快速说出发音,比一比谁反应快。
-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d、t、n、l的书写笔顺。
- d:先写半圆,再写竖,占中格和上格。
- t:先写竖右弯,再写横,占中格和上格。
- n:先写竖,再写左弯竖,占中格。
- l:竖,占中格。
- 幼儿书空练习,边书空边说笔画顺序。
- 幼儿在拼音练习册上进行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强调书写规范和姿势,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写法✍️。
- “拼音宝宝找朋友”游戏
- 教师准备一些写有韵母的卡片,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头戴d、t、n、l的头饰。
- 游戏开始,教师出示韵母卡片,戴相应声母头饰的幼儿要迅速跑过去,与韵母组成音节,并大声读出来,如教师出示“a”,戴“d”头饰的幼儿要跑过去,说“da”。
- 哪组幼儿反应快且读音准确,哪组获胜,给予奖励贴纸。
- “拼音连连看”游戏
- 在黑板上或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一些打乱的拼音和对应的图片。
- 幼儿要将拼音与正确的图片用线连起来,比一比谁连得又快又对,完成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检查答案,巩固对拼音的认识。
-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拼音宝宝呀?它们怎么发音?怎么写?”
-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幼儿积极发言。
-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幼儿,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激发幼儿继续学习拼音的兴趣💪。
- 在区角投放拼音卡片、拼音拼图等材料,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复习巩固所学拼音。
- 鼓励幼儿回家后,用所学拼音与家长交流,如给家长读拼音、用拼音说自己看到的事物等。
- 开展拼音儿歌比赛活动,让幼儿通过唱儿歌的方式进一步熟悉拼音。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二)学习d、t、n、l的发音(10分钟)
(三)区分d、t、n、l(8分钟)
(四)学习d、t、n、l的书写(10分钟)
(五)游戏巩固(12分钟)
(六)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延伸
标签: #大班dtnl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