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以生为本,引领思维飞翔—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教学理念探索

jiayaozb.com530

教学理念

《坐井观天》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教学理念旨在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情境教学,创设与故事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增强学习的代入感,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问、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倡导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感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 让学生明白目光短浅、见识狭窄会导致错误的判断,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2. 教学难点
    3. 引导学生理解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故事背景等基础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框架。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如模拟井口、天空等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通过对话表演深入理解角色的心理和观点。
      4.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 播放一段青蛙在井里“呱呱”叫的声音,问学生:“同学们,听到这声音,你们能猜到是什么动物在叫吗?”引导学生回答出青蛙。
      2. 展示一幅井口的图片,提问:“青蛙一般生活在哪里呀?”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坐井观天》,并板书。
      3. 简单介绍“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好奇青蛙在井里看到的天到底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错误和朗读不流利的地方。
      3. 思考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 引导学生说出青蛙生活的地方是一口井里,并且它经常坐在井里。
        •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井口的简笔画,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青蛙的生活环境。
      2. 学习第二至七自然段
        • 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青蛙和小鸟,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注意他们的语气和表情。
        • 读完后,让其他同学说说青蛙和小鸟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 引导学生发现青蛙的语气比较自信、固执,小鸟的语气比较温和、耐心。
        • 再次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完后,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青蛙因为一直生活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在天空中飞翔,见识广,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
        •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师可以再次创设情境:请同学们想象自己就是那只青蛙,坐在井里,抬头只能看到井口的一小块天空,所以你会觉得天就只有这么大,那如果你是小鸟,飞在天空中,看到的天空又是怎样的呢🧐?
        •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小鸟看到的天空,进一步体会两者的不同。
      3. 学习第八自然段
        • 自由朗读第八自然段,思考:小鸟为什么要劝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
        • 引导学生理解小鸟是想让青蛙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要总是局限于井口那么小的范围。
        • 提问:如果你是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你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角色扮演,深化理解

        1. 让学生再次分组,完善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表演,加入动作和表情。
        2. 各小组进行展示表演,其他小组认真观看并评价。
        3. 通过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青蛙和小鸟不同的观点和心理,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寓意😃。

        (五)总结寓意,拓展延伸

        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一个人如果目光短浅,见识狭窄,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我们要像小鸟一样,开阔眼界,不断学习,增长见识。
        2. 提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经历呢?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3.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让学生课后自主阅读,进一步感受寓言故事的魅力和教育意义📖。

        (六)生字教学

        1. 出示文中的生字,如“沿、观、答、渴、喝、话、际”等,让学生认读。
        2. 分析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如“沿”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几”和“口”;“观”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又字旁,右边是“见”等。
        3.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4.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书写姿势和规范,及时纠正书写错误✍️。

        (七)课堂小结

        1.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包括学到的知识、懂得的道理以及学习的方法等。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表扬积极参与、表现出色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课堂气氛活跃,在理解课文内容和寓意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但仍有少数学生在体会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时存在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引导,生字教学环节,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生字的读音和书写,但部分学生的书写规范度还有待提高,总体而言,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标签: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教学理念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