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詹天佑教学设计

jiayaozb.com60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理解“杰出、爱国、工程艰巨”等词语的意思。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 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默读、圈点批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
  •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和他所采用的独特方法。
  • 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感受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 教学难点
  • 领悟詹天佑的创新思维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学习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如“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并能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讲解课文的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感,体会人物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如播放京张铁路的视频资料、展示詹天佑的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背景和工程的艰巨,增强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京张铁路的视频,展示铁路的雄伟壮观以及火车在崇山峻岭中穿梭的画面。

  •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京张铁路,它是我国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座丰碑,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詹天佑》,去了解这位伟大的工程师以及他修筑京张铁路的故事。🎬

板书课题,介绍詹天佑。

  • 詹天佑是我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修筑了京张铁路,为中国人民争了气,为祖国争了光,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同走进课文,去感受他的伟大精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恶劣、泥浆、岔道、居庸关、八达岭、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攀山越岭、赞叹不已。
  • 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如结合上下文、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直观演示等。“阻挠”一词,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帝国主义者是怎样阻挠修筑京张铁路的;“悬崖峭壁”可以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詹天佑写了哪几件事?

  • 学生默读后,小组交流讨论。
  • 全班汇报,教师总结并板书: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学习“接受任务”部分(第1-3自然段)

  • 指名朗读,思考:詹天佑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 学生回答后,出示相关背景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帝国主义的阻挠。
  • 引导学生体会詹天佑接受任务时的压力和他坚定的决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 提问:从这部分内容中,你能感受到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詹天佑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的人。💪

学习“勘测线路”部分(第4-6自然段)

  • 默读课文,思考:詹天佑是怎样勘测线路的?他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 学生边读边圈画相关语句,然后小组交流。
  • 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
  • 出示句子:“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 引导学生体会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
  • 出示句子:“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 让学生想象詹天佑工作的情景,感受他工作的艰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 指导朗读,读出詹天佑工作的认真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 提问:从詹天佑勘测线路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我们要学习詹天佑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学习“开凿隧道”部分(第7自然段)

  • 指名朗读,思考: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地势特点。
  • 引导学生分析詹天佑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他的创新思维。
  • 出示句子:“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 让学生体会詹天佑以身作则、与工人同甘共苦的品质。
  • 出示句子:“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 引导学生理解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地势特点,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感受他的聪明才智。
  • 指导朗读,读出詹天佑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决心。
  • 提问:詹天佑的创新方法给了你什么启示?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善于思考,勇于创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学习“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第8自然段)

  • 指名朗读,思考:詹天佑为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
  •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课文插图,讲解“人”字形线路的原理。
  • 引导学生体会詹天佑的巧妙构思和杰出才能。
  • 出示句子:“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 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列车行驶的情景,感受詹天佑设计的精妙。
  • 指导朗读,读出对詹天佑的赞叹之情。
  • 提问:从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中,你能感受到他的什么精神?
  •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詹天佑具有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的?他的哪些品质最令你感动?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总结。

再次强调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出示名言:“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以詹天佑为榜样,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拓展延伸(5分钟)

  1. 让学生收集有关詹天佑的其他事迹或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资料,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2. 鼓励学生课后以“我心目中的詹天佑”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詹天佑的崇敬之情。📝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了历史背景和工程的艰巨,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语句时,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其内涵,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标签: #《詹天佑》 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