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情感目标:让幼儿深刻感受母亲的爱,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 认知目标:帮助幼儿了解母亲节的来历和意义,知道妈妈的辛苦和付出。
- 技能目标:引导幼儿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如绘画、手工制作、语言表达等。
教学准备
- 经验准备:幼儿对自己的妈妈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妈妈平时照顾自己的一些事情。
- 物质准备:
- 收集各种与妈妈和孩子相关的图片、视频,制作成PPT。
- 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皱纹纸、丝带等手工材料。
- 制作贺卡的空白卡片若干。
- 康乃馨若干(根据幼儿人数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分钟)
-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幼儿跟着音乐轻轻哼唱,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歌里唱的是谁呀?”引导幼儿回答出妈妈,引出今天的主题——母亲节。
(二)母亲节的来历(10分钟)
- 利用PPT向幼儿介绍母亲节的来历:
-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贾维斯的女孩,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贾维斯长大后,一直非常怀念自己的妈妈,她想让更多的人记住妈妈们为家庭和社会所做的贡献。
- 贾维斯写信给政府官员,呼吁设立一个母亲节,经过努力,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
- 后来,这个节日逐渐在世界各地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表达对母亲感恩之情的节日。
- 提问幼儿:“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设立母亲节吗?”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 展示一些妈妈和孩子的温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图片中的妈妈在做什么,自己的妈妈平时还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妈妈每天都会给我做美味的饭菜。”“妈妈送我上幼儿园,还会陪我一起玩游戏。”“妈妈晚上会给我讲故事,哄我睡觉。”
-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和妈妈之间最难忘的一件事,邀请个别幼儿站起来,向大家讲述自己和妈妈的故事,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 手工制作:制作康乃馨
- 教师示范如何用皱纹纸制作康乃馨,先将皱纹纸剪成细长条,然后用绿色铁丝将纸条一端缠绕固定,接着从另一端开始慢慢卷起来,形成花瓣形状,最后用绿色胶带缠绕花茎,贴上叶子。
-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康乃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
- 制作完成后,让幼儿将康乃馨轻轻拿在手中,感受自己亲手制作礼物的喜悦。
- 绘画心愿卡
-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空白卡片,让他们用画笔在卡片上画出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或者想为妈妈做的事情。
- “妈妈,我爱你!”“我想帮妈妈扫地。”“我要给妈妈唱首歌。”
-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教师可以巡回指导,给予幼儿一些建议和帮助。
- 真情告白
- 组织幼儿围坐成一圈,邀请幼儿依次站起来,拿着自己制作的康乃馨和心愿卡,面对大家大声说出对妈妈的爱。
- 如:“妈妈,母亲节快乐!我爱你!”“妈妈,你辛苦了,我以后会听你的话!”
- 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母亲节的来历,还分享了自己和妈妈的故事,并且亲手为妈妈制作了礼物,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妈妈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要永远记住妈妈的爱,好好爱她们。”
- 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制作的康乃馨和心愿卡送给妈妈,并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亲口对妈妈说一声“我爱你”,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妈妈捶捶背、倒杯水、收拾玩具等,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三)我眼中的妈妈(15分钟)
(四)感恩行动(30分钟)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母亲节教案的实施,幼儿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度,他们在了解母亲节来历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在分享与妈妈的故事时,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在手工制作和绘画心愿卡的环节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幼儿们用自己稚嫩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深深的爱,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活动的延伸部分要切实落实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将对妈妈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做到感恩母爱,情暖童心。💕
希望这份教案能为幼儿园中班的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让孩子们在母亲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为妈妈送上一份温暖而真挚的礼物🎁,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标签: #幼儿园 中班母亲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