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引导幼儿理解感恩社会的含义,知道社会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各种资源和帮助。
- 能够运用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表达对社会不同方面的感恩之情,如对社区工作人员、环卫工人、警察叔叔等的感激。
- 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包括色彩搭配、线条运用、手工制作技巧等。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故事讲述、图片欣赏、实地观察等方式,激发幼儿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美好与温暖。
- 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活动,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适时进行指导和启发。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幼儿感恩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 引导幼儿学会珍惜社会资源,尊重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付出,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感恩社会的内涵,感受社会给予的关爱和支持。
- 指导幼儿运用合适的艺术形式将感恩之情生动地表现出来。
-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幼儿从内心深处产生感恩之情,并将其通过艺术作品准确地传达出来。
-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如何鼓励幼儿突破常规思维,展现独特的创意和个性。
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幼儿讲解感恩社会的概念、意义以及社会中不同职业的作用。
- 直观演示法: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社会的丰富多彩和各行各业人员的辛勤工作。
- 讨论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促进幼儿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
-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参与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感恩之情的表达。
教学准备
- 经验准备
- 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基础,对身边常见的职业有初步的了解。
- 幼儿有过简单的艺术创作经验,如绘画、手工等。
- 物质准备
- 收集与感恩社会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如社区活动照片、环卫工人工作场景、警察执行任务画面等。
- 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彩笔、油画棒等;手工制作材料,如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皱纹纸、轻黏土等。
- 制作感恩卡片的材料,如空白卡片、装饰材料等。
教学过程
- 导入部分(3分钟)
-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大的社会里,你们知道社会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自由回答,激发他们的兴趣。
- 教师总结:“社会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有很多人在为我们的生活努力工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感恩社会。”
- 感知与理解(7分钟)
- 教师讲述故事《温暖的社区》:在一个美丽的社区里,有和蔼可亲的居委会奶奶,她总是关心着每一个居民;有勤劳的保洁阿姨,把小区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有热心的保安叔叔,守护着大家的安全,他们都在为社区的美好付出着。
- 展示相关图片,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故事中的场景。
- 组织幼儿讨论:“你们身边有没有像居委会奶奶、保洁阿姨、保安叔叔这样的人?他们为你们做了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发现身边的温暖。
- 深入探究(10分钟)
-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特点和重要性,如警察维护社会治安、医生救死扶伤、消防员灭火救灾等。
- 开展“职业大揭秘”活动,邀请幼儿扮演不同职业的角色,模仿他们的工作动作和神态,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到各行各业人员的辛苦。
- 提问:“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工作,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引导幼儿思考社会中不同职业的不可或缺性,从而激发他们的感恩之情。
- 艺术创作(15分钟)
- 教师介绍本次艺术创作的主题——感恩社会,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达对社会中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感激。
- 提供绘画工具和手工制作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创作方式。
- 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有的幼儿可能会画一幅美丽的社区,画上居委会奶奶、保洁阿姨和保安叔叔,并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现他们的笑容;有的幼儿可能会用彩泥制作一个警察形象,表达对警察叔叔的敬佩;还有的幼儿可能会用卡纸制作一些感谢卡片,送给身边帮助过他们的人。
- 作品展示与分享(5分钟)
- 组织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或展示区。
- 邀请幼儿逐一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创作的思路和想要表达的感恩之情。“我画的是环卫工人,他们每天都早早起来打扫街道,很辛苦,我想谢谢他们。”“我做的是消防员,他们勇敢地去灭火,保护大家的安全,我要给他们点赞!”
- 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感受同伴之间的感恩之情。
- 总结与拓展(5分钟)
-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感恩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将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如尊重他人、爱护环境、帮助有需要的人等。
- 布置课后小任务:回家后给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个温暖的拥抱,并说一声“谢谢”;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感恩海报,张贴在社区公告栏,向更多的人传递感恩之情。
教学延伸
- 在班级美工区投放更多的艺术材料,鼓励幼儿继续创作与感恩社会相关的作品,如制作感恩主题的绘本、手工艺品等。
- 开展“感恩行动”系列活动,如组织幼儿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表演节目、打扫卫生;走进消防队、警察局等,向工作人员送上自己制作的礼物,表达敬意。
- 在日常教学中,持续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发现更多值得感恩的瞬间,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良好品德。
通过本次大班感恩社会艺术教案的实施,幼儿将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感恩社会的意义,用手中的画笔和材料描绘出社会的温暖与美好,从而在内心深处种下感恩的种子,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小公民。💕🎨👮♀️🧹🚒
标签: #大班感恩社会艺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