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引导幼儿通过情景表演,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掌握相应的应对方法。
-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能力。
-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演,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让幼儿熟悉常见的安全情景,如过马路、用火用电、陌生人敲门等。
- 帮助幼儿理解并记住在各种情景下正确的安全行为。
- 难点
- 如何引导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知识自然地融入到情景表演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 培养幼儿在面对突发安全情况时能够冷静、正确地采取应对措施的意识和能力。
- 提前与幼儿沟通,确定他们感兴趣的安全主题,并根据主题准备相应的情景剧本。
- 准备与情景相关的道具,如玩具小汽车、红绿灯模型、电话模型、玩具火、陌生人面具等。
- 布置简单的表演场景,如模拟街道、房间等。
-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不安全的吗?”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经验。
-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梳理,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安全情景表演。
- 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情景表演的主题和大致情节,如:“今天我们要表演一个关于过马路的情景,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安全问题,并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
- 结合准备好的道具,教师详细讲解情景中的关键信息和安全要点,
- 展示红绿灯模型,告诉幼儿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以及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
- 拿出玩具小汽车,提醒幼儿在马路上要注意观察车辆,不能乱跑。
(三)角色分配与排练(15分钟)
-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扮演情景中的不同角色,如行人、驾驶员、交警等。
- 每个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排练,熟悉自己的台词和动作,教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为角色增添独特的表现。
(四)正式表演(20分钟)
- 各个小组依次上台进行情景表演,其他幼儿认真观看。
- 表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全体幼儿一起讨论表演中的安全行为是否正确,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讲解,如果表演中行人没有看红绿灯就过马路,教师要及时指出这种行为的危险性,并再次强调正确的做法。
(五)拓展讨论(10分钟)
- 教师提出一些与情景相关的拓展问题,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如:“如果在马路上遇到了交通事故,我们应该怎么做?”“除了过马路,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
(六)总结与回顾(5分钟)
-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回顾情景表演中的安全要点和应对方法,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 邀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教学延伸
- 在班级的区角活动中投放与安全相关的材料,如安全图书、拼图等,让幼儿继续巩固和拓展安全知识。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安全情景表演,将所学的安全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注意事项
- 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确保他们的安全,避免因道具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意外伤害。
- 对于幼儿在表演和讨论中提出的各种想法和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耐心的解答,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活动结束后,及时对道具进行整理和收纳,妥善保管,以便下次使用。
通过本次安全情景表演活动,中班的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实用的安全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伴随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标签: #安全情景表演中班教案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