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白鹭教学设计(部编版)

jiayaozb.com650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鹭、嫌”等 8 个字,会写“宜、鹤”等 11 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学习作者描写白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平凡事物中蕴含的美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白鹭的美。
学习作者描写白鹭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平凡事物中美的赞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具体说明
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讲解课文的重点字词、段落大意等。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1. 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儿,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优雅的鸟儿——白鹭(展示白鹭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对白鹭的第一印象。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3. 教师总结:白鹭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水鸟,它有着洁白的羽毛、优雅的身姿,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喜爱白鹭,写下了不少赞美它的诗篇,我们就来学习郭沫若先生写的《白鹭》,看看他笔下的白鹭又有着怎样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鹭、嫌、喙、黛、嵌、匣、嗜、澄、韵、旷、怡。
    • 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如:
      • 结合图片理解“鹭、喙、黛、嵌、匣”等字词。
      • 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嫌、嗜、澄、韵、旷、怡”等字词。
    •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白鹭写了哪些内容?
    •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 外形美
      • 觅食图
      • 栖息图
      • 飞行图
      • 韵味美

      (三)精读课文,品味赏析(20 分钟)

      1. 学习描写白鹭外形美的部分(第 1 - 5 自然段)
        • 自由朗读第 1 - 5 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白鹭的外形美的?
        •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作者从白鹭的颜色、身段、长喙、脚等方面描写了它的外形美。
        • 重点赏析:
          •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句话运用了简洁而准确的语言,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白鹭外形的赞美。
          •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颜色和身段两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白鹭的美,突出了白鹭外形的恰到好处,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 指导朗读,读出对白鹭外形美的赞美之情。
        • 学习描写白鹭生活画面的部分(第 6 - 9 自然段)
          • 自由朗读第 6 - 9 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白鹭的哪些生活画面?这些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
          •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
            • 觅食图
            • 栖息图
            • 飞行图
          • 重点赏析:
            • 觅食图:“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清水田比作玻璃框,将站着钓鱼的白鹭比作画中的点缀,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美感。
            • 栖息图:“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白鹭在清晨栖息于小树绝顶的悠然姿态,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独特生活习性的喜爱。
            • 飞行图:“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这句话将白鹭的低飞与乡居生活联系起来,赋予了白鹭飞行的画面以生命和美感,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 指导朗读,读出不同画面的特点和情感。
          • 学习描写白鹭韵味美的部分(第 10 - 11 自然段)
            • 自由朗读第 10 - 11 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白鹭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外形和生活画面上,更体现在它所蕴含的韵味中,它的美是自然、清新、淡雅的,就像一首散文诗,耐人寻味。
            • 重点赏析:“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鹭比作诗,强调了白鹭的美具有诗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高度赞美之情。
            • 指导朗读,读出对白鹭韵味美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0 分钟)

            1. 总结全文
              •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作者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美、生活画面美和韵味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者通过对白鹭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赞美了平凡事物中蕴含的美。
            2. 拓展延伸
              •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还有哪些平凡事物也有着独特的美。
              • 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3 分钟)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阅读郭沫若的其他作品,感受他的文学魅力。

              教学板书设计

              板 书 设 计具 体 内 容
              白 鹭外形美:颜色、身段、长喙、脚
              觅食图:清水田钓鱼
              栖息图:清晨小树绝顶
              飞行图:黄昏低飞
              韵味美:诗、散文诗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白鹭的美有了深刻的感受,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平凡事物中美的赞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含义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希望以上教学设计能对你有所帮助,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标签: #白鹭教学设计部编版表格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