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守株待兔片段教学设计

jiayaozb.com730

教学目标

  1. 理解《守株待兔》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寓言的理解能力。
  3.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寓言的寓意,明白其中的道理。
  2. 难点:将寓言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

  1. 阅读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讲述法: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寓意。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故事中的道理。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教学过程

  1. 导入
    • 通过展示兔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兔子的兴趣,进而引出《守株待兔》的故事。
    • 教师简单介绍寓言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寓言是一种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体裁。
  2. 阅读故事
    • 学生自主阅读《守株待兔》的故事,注意理解故事中的生字和词语。
    • 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3. 讲述故事
    • 教师讲述《守株待兔》的故事,注意语言生动,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停顿,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兔子为什么会撞到树桩上?种田人为什么不再捡到兔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 讨论交流
    •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 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和补充。
  5. 角色扮演
    • 教师请学生自愿选择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种田人、兔子等。
    • 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演绎故事。
    • 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观察角色扮演的情况,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6. 拓展延伸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守株待兔”的事情?
    •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期望不劳而获,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把《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和家人一起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了不能期望不劳而获的道理,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

    是一份关于《守株待兔》的教学设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修改。

    标签: #守株待兔片段教学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