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六年级百分数(二)教案

jiayaozb.com610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理解并掌握应纳税额和利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和利息。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纳税”及“利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税额和利息的计算。
  2. 难点:在理解税率、利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和利息。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理解税率、利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应纳税额和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 导入
    • 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纳税”“利率”等。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纳税有什么意义?
  2. 新课呈现
    • 讲解“纳税”的含义,举例说明常见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
    • 讲解“利率”的含义,举例说明常见的利率形式,如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等。
    •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应纳税额和利息的计算公式,并进行计算练习。
  3. 小组合作学习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案例,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银行储蓄的利息计算等。
    • 小组内讨论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包括如何确定税种、税率、利息等。
    •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质疑。
  4. 实践教学
    •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如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银行储蓄的利息计算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 巡视指导学生的练习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
    •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税率、利率的含义,应纳税额和利息的计算公式等。
    • 强调纳税和储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和理财观念。
  6. 课后作业
    •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 调查身边的纳税实例,如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了解它们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我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时间限制,我无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调整教学时间,增加学生展示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是一份关于六年级百分数(二)的教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标签: #六年级百分数 二 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