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jiayaozb.com590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海陆变迁”,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和变化规律,以及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2.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和变化规律。(2)使学生理解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3.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陆变迁的原因。(2)难点: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地球仪、地图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和变化规律。
  2. 问题探究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怎样的吗?它们是一成不变的吗?引入新课。
  2. 讲授新课(1)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2)通过图片展示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实例,如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等,引导学生思考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3)讲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和变化规律是由板块运动造成的。(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板块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以及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影响。(5)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视频,加深学生对这一学说的理解。
  3. 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海陆变迁的原因和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性。(2)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海陆变迁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和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教学过程中,通过直观演示、问题探究和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内容较多,时间比较紧张,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不够深入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是一篇完整的地理教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调整。

标签: #七年级地理海陆变迁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