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 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饼干从大变小的变化过程。
- 乐意参与集体音乐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饼干从大变小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
-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饼干店的情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 演示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 练习法:让幼儿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
- 导入
- 教师出示饼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饼干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 教师提问:“你们吃过饼干吗?饼干是什么形状的?”
- 教师小结:饼干是圆形的,有大有小。
- 感受音乐
- 教师播放音乐《饼干歌》,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 教师提问:“这首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旋律是怎样的?”
-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的节奏比较快,旋律比较欢快。
- 学习歌曲
-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饼干歌》,注意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 教师提问:“歌曲里唱了什么?”
- 教师小结:歌曲里唱了饼干从大变小的过程。
- 创编动作
-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饼干从大变小的过程。
- 教师提问:“你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饼干从大变小的过程?”
- 教师小结:可以用双手画圈的动作来表现饼干变大,用双手食指相碰的动作来表现饼干变小。
- 教师播放音乐《饼干歌》,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饼干从大变小的过程。
- 教师请幼儿分组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 音乐游戏
-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饼干,一组扮演小矮人,饼干站在圆圈上,小矮人站在圆圈外,音乐开始时,饼干在圆圈上跳舞,小矮人在圆圈外走,当音乐停止时,小矮人要抓住一个饼干,被抓住的饼干要变成小矮人,站到圆圈外,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所有的饼干都变成小矮人。
- 教师播放音乐《饼干歌》,与幼儿一起玩游戏。
- 教师提问:“你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什么?”
- 教师小结:在游戏中,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体验到了音乐活动的乐趣,我们也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
- 课堂小结
-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音乐活动的重要性。
-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今天的音乐活动吗?为什么?”
- 教师小结:音乐活动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我们的乐感和节奏感,音乐活动也可以让我们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我们的合作意识,希望小朋友们以后都能喜欢音乐活动,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 课后延伸
-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饼干的制作过程,了解饼干的原料和制作方法。
-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饼干,如黏土、面团等,体验制作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小班幼儿为对象,以音乐为媒介,通过创设饼干店的情景,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学习歌曲《饼干歌》,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饼干从大变小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教师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分组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合作。
从教学效果来看,本次教学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幼儿对音乐活动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学习歌曲《饼干歌》和用身体动作表现饼干从大变小的过程,幼儿对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音乐表现力和身体协调性,通过分组游戏的方式,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培养了合作意识。
本次教学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部分幼儿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本次教学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幼儿提供更好的音乐教育。
标签: #小班音乐教案饼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