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
- 引导幼儿学会用观察、触摸、比较等方法,找出物体在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方面的差异。
- 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物体之间的比较结果,如“XX比XX大”“XX比XX长”等。
- 能力目标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水平。
-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 情感目标
- 通过有趣的比较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让幼儿体验比较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积极参与、主动交流的良好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帮助幼儿掌握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的方法,并能正确描述比较结果。
-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物体之间的差异,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
- 教学难点
- 让幼儿理解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概念的相对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比较对象灵活运用比较方法。
- 鼓励幼儿在多种情境中运用比较方法,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 直观教学法
- 通过展示各种大小、长短、高矮、粗细不同的实物和图片,让幼儿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物体之间的差异,增强幼儿的感性认识。
- 游戏教学法
- 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如“比一比”游戏、“找不同”游戏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比较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操作体验法
- 为幼儿提供各种操作材料,让幼儿亲自进行比较、测量等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比较概念的理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 教具准备
- 大小不同的苹果、积木、瓶子等实物若干。
- 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等物品。
- 高矮不同的玩偶、杯子、瓶子等教具。
- 粗细不同的吸管、蜡烛、圆柱体积木等材料。
- 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包含各种比较物体的图片和动画。
- 学具准备
- 每个幼儿一套操作材料,包括大小、长短、高矮、粗细不同的物品各若干。
- 幼儿用书、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分钟)
- 播放欢快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如模仿小动物走路、跳跃等动作,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活力。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神秘的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引起幼儿的好奇心,然后逐一展示准备好的实物,如大小不同的苹果、长短不同的绳子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物体有什么不一样。
(二)观察比较,认识概念(10分钟)
- 比较大小
- 教师拿出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问幼儿:“哪个苹果大?哪个苹果小?”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发现大小不同的。
- 教师总结:“大的物体比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的物体比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小,像这样一个大一个小,我们就说它们的大小不一样。”
- 让幼儿从操作材料中找出大小不同的物品,如大积木和小积木、大瓶子和小瓶子等,进行比较,并互相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
- 比较长短
- 教师出示两根长短不同的绳子,问幼儿:“这两根绳子哪根长?哪根短?”请幼儿观察并比较,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判断长短的。
- 教师总结:“长的物体比短的物体距离长,短的物体比长的物体距离短,我们可以通过把两根绳子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长短来比较。”
- 让幼儿从操作材料中找出长短不同的物品,如长铅笔和短铅笔、长纸条和短纸条等,进行比较,并互相交流比较结果。
- 比较高矮
- 教师拿出两个高矮不同的玩偶,问幼儿:“这两个玩偶谁高谁矮?”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看出高矮的。
- 教师总结:“高的物体比矮的物体离地面远,矮的物体比高的物体离地面近,我们可以站在同一水平面上,比较两个物体的顶部来判断高矮。”
- 让幼儿从操作材料中找出高矮不同的物品,如高杯子和矮杯子、高瓶子和矮瓶子等,进行比较,并互相描述比较结果。
- 比较粗细
- 教师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吸管,问幼儿:“这两根吸管哪根粗哪根细?”请幼儿观察并比较,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区分粗细的。
- 教师总结:“粗的物体比细的物体直径大,细的物体比粗的物体直径小,我们可以用手握住物体,感受一下它的粗细程度。”
- 让幼儿从操作材料中找出粗细不同的物品,如粗蜡烛和细蜡烛、粗圆柱体积木和细圆柱体积木等,进行比较,并互相说一说哪个粗哪个细。
(三)游戏巩固,加深理解(15分钟)
- 比一比游戏
-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面前摆放一套操作材料,教师说出一种比较要求,如“比一比谁的积木大”“比一比谁的铅笔长”等,幼儿迅速从操作材料中找出符合要求的物品进行比较,并将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 对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小贴纸、小红花等,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 找不同游戏
- 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一些有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差异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找出其中不同的物体,并说一说它们在哪些方面不一样。
- 请幼儿举手回答,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回答错误的幼儿,教师耐心引导和纠正,帮助幼儿加深对比较概念的理解。
(四)实践操作,拓展应用(10分钟)
- 幼儿用书操作
- 让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书中的比较练习题,如在大小、长短、高矮、粗细不同的物体下面画√或×等。
-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操作,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比较方法。
- 生活中的比较
-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的物体,如桌子和椅子、窗户和门等,比较它们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等,并与同伴交流。
- 让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比较的方法,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衣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鞋子等。
(五)总结评价,结束课程(5分钟)
- 教师总结
-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的方法,以及如何用语言描述比较结果等。
- 对幼儿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表扬幼儿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等优点,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个别幼儿在比较概念的理解上还不够准确等,鼓励幼儿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 结束活动
- 播放轻松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伸展四肢等,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
教学延伸
- 在美工区投放各种大小、长短、高矮、粗细不同的材料,如彩色纸条、吸管、积木等,让幼儿用这些材料制作创意作品,并在制作过程中进一步比较和运用所学的比较方法。
- 在数学区投放一些比较的练习题和游戏材料,如卡片、拼图等,让幼儿通过练习和游戏巩固比较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继续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比较它们的差异,并与家长交流分享,让幼儿在生活中不断运用比较方法,加深对比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注意事项
- 在比较活动中,要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如比较长短时要一端对齐,比较高矮时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等,避免幼儿因方法不当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 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要丰富多样,且具有明显的差异,以便幼儿能够更好地进行比较和观察,要注意操作材料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危险。
- 在游戏和实践操作环节,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参与情况,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发现,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要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描述比较结果,如“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这根绳子比那根绳子长”等,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
标签: #幼儿园中班比一比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