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歌曲清明音乐教案

jiayaozb.com90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清明》的旋律美,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 通过聆听、哼唱、分析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音准,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水平。
  3. 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学会演唱歌曲《清明》,并能表现出歌曲的韵味。
  • 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掌握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运用。
  1. 难点
  • 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并用歌声准确表达出来。
  • 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处理好歌曲中的强弱对比和速度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3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清明节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人们扫墓、踏青、放风筝等清明习俗的场景,同时配上轻柔的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 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节日的场景呀?”引导学生回答出清明节。
  • 继续提问:“那你们知道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呢?”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清明习俗。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文化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它不仅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缅怀祖先,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老师要带大家欣赏一首与清明节有关的歌曲,叫做《清明》。”

歌曲介绍(2分钟)

  1. 向学生介绍《清明》这首歌曲:“《清明》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它的旋律优美动听,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歌曲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采用了民族调式,让我们感受到了独特的东方韵味。”
  2. 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这首歌曲是由[作曲家姓名]创作的,他在创作时深入研究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将自己对清明的感悟融入到了音乐中,为我们呈现出了这样一首动人的歌曲。”

初听歌曲(5分钟)

  1. 播放歌曲《清明》的音频,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同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和节奏。
  2. 听完歌曲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歌曲带来的感受,如忧伤、思念、宁静等。
  • 再问:“那你们觉得歌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呢?”让学生对歌曲的基本特征有初步的认识。

分段欣赏与学习(15分钟)

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学生分段聆听,并思考每一段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有什么特点。

  • 第一段:分析旋律的起伏,感受其舒缓、悠扬的特点,讲解歌词中描绘的清明时节的景象。
  • 第二段:着重强调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运用,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变化,引导学生跟随节奏轻轻晃动身体,增强对节奏的感知。
  • 第三段:体会旋律的逐渐上扬,感受歌曲情感的升华,讲解歌词中表达的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师范唱歌曲的第一段,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歌声轻轻哼唱,感受歌曲的旋律,唱完后,逐句教唱学生,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

  •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中的“纷”字,要引导学生唱出前鼻音“en”;“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魂”字,注意发音的饱满。
  • 一句一句教唱,直到学生能够准确地唱出第一段歌词。

采用同样的方法教唱第二段和第三段,在教唱过程中,不断强调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演唱方法,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特点。

学唱歌曲(10分钟)

  1. 学生跟随钢琴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在一旁倾听,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2.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进行集中纠正和指导。
  • 对于音准问题,可以通过钢琴单音示范,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演唱,找到准确的音高。
  • 对于情感表达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的含义,回忆自己在清明节的感受,将这种情感融入到歌声中。

分组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每组学生轮流演唱歌曲,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并给予评价,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拓展与创作(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唱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首歌曲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 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用舞蹈的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 还有的学生可能会想用绘画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意境,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清明景象。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创作,每组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进行展示。

  •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 创作完成后,每组依次进行展示,其他组的同学认真欣赏,并给予掌声鼓励。

课堂总结(5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歌曲《清明》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所表达的情感,还有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 提问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清明节和这首歌曲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1.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清明》,感受到了它独特的魅力,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我们对祖先的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记住这个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热爱音乐,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播放歌曲《清明》的音频,全体学生再次轻声哼唱,在悠扬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歌曲《清明》有了较为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学会了演唱歌曲,还了解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演唱水平,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部分学生在节奏的把握上还不够准确,情感表达也略显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节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情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标签: #歌曲《清明》音乐教案小学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