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清晰、有条理地叙述寒假中的经历,明确叙事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 学会运用丰富的细节描写来充实作文内容,使文章生动有趣,如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环境等。
- 掌握不同的叙事顺序,如顺序、倒叙、插叙,并能根据作文主题恰当选择。
- 能够准确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回顾寒假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 组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经历,学习他人的写作思路和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 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技巧。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实情感,展现自己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增强自信心。
-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挖掘寒假生活中的素材,选择有意义、有趣味的事情进行写作。
- 指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和多种修辞手法,提升作文的质量。
- 帮助学生掌握叙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 教学难点
- 如何让学生在作文中突破常规思维,写出新颖独特、富有个性的内容。
-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将真情实感自然地融入到文字中。
-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与寒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对寒假生活的回忆。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寒假经历,互相启发,拓宽写作思路。
- 讲授法:教师针对写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系统讲解,如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等,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 示范法:教师选取优秀的寒假记事作文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如何选材、构思、组织语言,为学生提供写作范例。
- 播放一段充满欢乐氛围的寒假生活视频,展示孩子们在寒假中玩耍、学习、拜年等各种场景,让学生沉浸在寒假的美好回忆中。
- 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回顾了寒假生活的精彩瞬间,大家的寒假一定也过得丰富多彩吧!谁能和老师分享一下,你在寒假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简单描述自己的寒假经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作文寒假记事。
- 在黑板上写下本次作文的题目:《寒假记事》
- 向学生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
- 要围绕寒假生活来写,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
- 叙事要完整,交代清楚事情的六要素。
- 运用细节描写和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 字数不少于[X]字。
(三)选材指导(10 分钟)
- 引导学生思考寒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提问:“寒假里,我们经历了春节、走亲访友、外出旅行、参加兴趣班等等,这些活动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的素材,大家先想一想,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呢🤔?”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围绕“寒假中印象深刻的事”展开交流,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 小组讨论结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全班汇报,教师对学生的选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选择那些具有独特性、趣味性、有意义的素材,避免选材过于平淡或千篇一律,如果有学生选择写春节贴春联,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除了贴春联,春节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比如包饺子、放鞭炮、看春晚等等,你能不能写一写在这些活动中发生的特别的事情呢🧨?”
(四)写作思路梳理(10 分钟)
- 以学生汇报的一个典型事例为例,如“去滑雪场滑雪”,和学生一起梳理写作思路。
- 开头:可以直接点明时间(寒假的某一天)、地点(滑雪场)和人物(我和家人或朋友),引出下文,如“寒假里的一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滑雪场,开启了一场++的滑雪之旅🎿。”
- 中间:详细描述滑雪的经过,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运用细节描写,如描写自己穿上滑雪装备时的紧张心情(“我双手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穿上滑雪板,感觉自己就像即将出征的战士💪”),滑雪时的动作(“我身体前倾,双腿用力蹬地,像一只敏捷的小燕子一样向前滑去🚀”),以及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的(“突然,我不小心摔倒了,膝盖传来一阵疼痛,但我想起教练说过的话,要勇敢面对困难,于是我咬咬牙,重新站起来,调整姿势,继续滑行🎈”),可以穿插一些环境描写,如“滑雪场里人山人海,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了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痕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烘托气氛。
- :总结这次滑雪的感受和收获,如“这次滑雪之旅不仅让我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还让我明白了面对困难要勇敢坚持的道理,我期待着下一次再来挑战🧗♂️。”
-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叙事顺序,提问:“如果我们想让文章更有吸引力,除了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还可以用什么顺序呢🧐?”引导学生了解倒叙和插叙,并举例说明,采用倒叙的方式,可以先写滑雪结束后自己兴奋的心情,然后再回忆滑雪的过程;采用插叙的方式,可以在描述滑雪过程中,插入一段之前在电视上看到别人滑雪的情景,为自己真正滑雪做铺垫。
- 细节描写
- 展示一段优秀的细节描写片段,如:“我轻轻地拿起一块饺子皮,放在手心,然后用小勺舀了一勺肉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我将饺子皮对折,用手指沿着边缘捏出一道道细细的褶子,就像花边一样,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诞生了🥟。”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
- 讲解细节描写的方法,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等,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描写人物的神态时,可以用“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张成了 O 形,一脸惊讶的样子😲”;描写环境时,可以用“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 修辞手法
- 向学生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并分别举例说明。
- 比喻:“冬天的雪花像一片片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落下来❄️。”将雪花比作羽毛,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轻盈。
- 拟人:“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庞,仿佛在和我低语🌬️。”赋予风儿人的动作和情感,使句子更加生动。
- 排比:“寒假里,我读了很多书,有的让我开怀大笑,有的让我热泪盈眶,有的让我陷入沉思📖。”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 夸张:“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突出了教室的安静程度。
- 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为文章增添色彩。
-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素材和梳理的写作思路,开始进行作文写作,教师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写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写作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克服畏难情绪✍️。
-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朗读展示,让作者分享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创作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给予掌声鼓励👏。
-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每个学生选择一篇同学的作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 是否围绕寒假生活展开,叙事是否完整,六要素是否交代清楚?
- 细节描写是否生动,能否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 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效果如何?
- 文章结构是否清晰,开头、中间、结尾是否合理?
- 提出一些优点和建议,帮助作者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 教师对学生的互评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本次作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包括选材、写作思路、写作技巧等方面,强调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堂上的交流和评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将作文工整地抄写在作文本上,鼓励学生继续观察生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下一次作++好准备📃。
- 与寒假生活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用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 优秀的寒假记事作文若干篇,作为示范范文,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作文作品。
(五)写作技巧讲解(10 分钟)
(六)学生写作练习(20 分钟)
(七)课堂交流与互评(10 分钟)
(八)总结与拓展(5 分钟)
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作文寒假记事教学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情境教学、讨论法、示范法等,引导学生回顾寒假生活,挖掘写作素材,梳理写作思路,掌握写作技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选材指导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分享自己丰富多彩的寒假经历,但部分学生的选材还比较局限,需要进一步引导拓展思维,在写作思路梳理和写作技巧讲解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直观的展示,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写作中,仍有一些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针对性训练。
课堂交流与互评环节,学生们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作文,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但在评价过程中,部分学生的评价还比较简单,缺乏深度和具体性,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总体而言,本次教学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写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标签: #作文寒假记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