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探寻诗歌教学的有效路径

jiayaozb.com90

《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天门山雄伟壮丽的景色,在教授这首古诗后,我进行了深刻的课后反思,旨在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这一目标基本达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熟练朗读,课后也能顺利背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配乐读等,学生对诗歌的韵律有了较好的把握,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气势。
    •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意境,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讲解重点字词、引导学生逐句翻译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从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大意,但对于诗歌意境的体会还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诗句的理解和诗歌意境的体会,学生们积极参与,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诗歌,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学生通过朗读,逐渐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但在朗读指导上,还可以更加细致入微,针对不同学生的朗读特点进行个性化指导,以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通过展示天门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天门山的雄伟壮丽,学生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有所激发,但在情感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更多的情感力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运用

    1. 讲授法讲授法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通过清晰、准确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和字词含义,但在讲授过程中,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 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演示手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天门山的景色,增强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兴趣,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歌情境,但在演示过程中,部分学生过于关注图片和视频本身,而忽略了对诗歌内容的思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3. 朗读法朗读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但在朗读指导方面,还可以更加多样化,如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情感等方式进行朗读,使朗读更富有感染力。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 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对古诗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尤其是对李白的诗歌,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朗读等活动,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仍有少数学生对古诗学习缺乏兴趣,认为古诗枯燥难懂,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更多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能力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朗读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诗歌意境的体会和情感表达上还存在不足,部分学生能够自主思考、积极发言,但也有一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辅导,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学生们能够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但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习惯方面还有待加强,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缺乏主动交流的意识,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预习和复习习惯也不够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强调和督促。

    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1. 优点
      • 教学环节设计较为合理,从导入新课、讲解诗句、朗读感悟到拓展延伸,各个环节过渡自然,教学流程清晰,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注重朗读训练,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感悟诗歌,在朗读指导上,能够关注到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气势。
      • 能够运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展示天门山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 不足
      • 的处理上,对诗歌意境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没有充分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对诗歌内涵的解读,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意象等方面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 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小组讨论有时流于形式,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明确小组分工,加强对小组讨论的组织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 课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讲解诗句和朗读训练环节花费时间较多,导致拓展延伸部分有些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突出教学重点,确保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改进措施

      1. 深入挖掘诗歌内涵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诗歌内涵的挖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诗歌,通过介绍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 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明确小组分工,让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并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精准把控课堂时间在备课时,要更加细致地规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合理分配讲解、朗读、讨论、练习等环节的时间,突出教学重点,确保教学任务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和质疑,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对《望天门山》的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努力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古诗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标签: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