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 引导幼儿观察小丑的外貌特征,包括色彩鲜艳的服装、夸张的帽子、大大的鞋子以及独特的妆容等,让幼儿对小丑的形象有更清晰的认识。
- 帮助幼儿了解小丑在马戏团中的角色和作用,激发幼儿对马戏表演的兴趣。
技能目标
- 鼓励幼儿运用线条和色彩大胆表现小丑的形象,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 培养幼儿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如彩纸、剪刀、胶水、油画棒等,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 通过创作小丑美术作品,让幼儿体验到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增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喜爱之情。
- 培养幼儿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让幼儿感受到小丑带来的欢乐和活力。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引导幼儿抓住小丑的主要特征进行创作,如大大的红鼻子、弯弯的嘴巴、五颜六色的服装等,让幼儿能够准确地表现出小丑的形象。
-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为小丑设计独特的动作和表情,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 教学难点
- 帮助幼儿掌握运用不同材料进行组合创作的技巧,如如何将彩纸剪成合适的形状并粘贴在画面上,如何运用油画棒为小丑上色,使色彩搭配协调等。
- 培养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引导幼儿突破传统的小丑形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小丑作品。
教学方法
- 直观教学法
- 通过展示小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小丑的形象和表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 在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直观的操作演示,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创作步骤和方法。
- 启发提问法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如“小丑的帽子是什么形状的?”“他的衣服上有哪些颜色?”“你觉得小丑会做什么动作?”等,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鼓励幼儿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 小组合作法
- 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创作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让幼儿从同伴身上学到不同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
- 提前让幼儿观看一些马戏团表演的视频或图片,了解小丑在表演中的角色和形象,为本次美术活动做好铺垫。
-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心目中小丑的样子,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
物质准备
- 各种小丑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小丑的头饰、服装等实物,用于展示和观察。
- 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水彩笔、绘画纸等。
-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皱纹纸、吸管等。
- 展示作品的展板、夹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 分钟)
- 教师戴着小丑头饰,穿着小丑服装走进教室,向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呀!今天老师变成了一个小丑,来和大家一起玩啦!”
- 播放一段小丑表演的视频,让幼儿观看小丑滑稽有趣的表演,如翻跟头、抛球、变魔术等,引导幼儿观察小丑的动作、表情和服装特点。
- 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丑吗?小丑长得什么样子呀?”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小丑的印象。
(二)观察与讨论(7 分钟)
教师展示各种小丑的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丑的外貌特征,包括:
- 头部:大大的红鼻子、弯弯的嘴巴、圆圆的眼睛,有的小丑还戴着夸张的帽子。
- 身体:穿着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服装,衣服上可能有铃铛、蝴蝶结等装饰。
- 四肢:粗壮的手臂和大大的鞋子,动作夸张有趣。
-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小丑特征,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丑的生活和表演场景。
- 邀请个别幼儿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丑形象的认识。
(三)示范创作(10 分钟)
绘画小丑
-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画小丑的步骤:
- 先画一个大大的圆形作为小丑的头部,然后在圆形上方画出小丑的帽子。
- 在头部画出小丑的眼睛、鼻子、嘴巴和头发。
- 接着画出小丑的身体,包括圆圆的身体、长长的手臂和大大的鞋子。
- 为小丑的服装添加各种图案和装饰,如条纹、星星、花朵等。
- 最后用油画棒为小丑涂上鲜艳的颜色,注意色彩的搭配要协调。
-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边画边讲解,引导幼儿注意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如用粗线条表现小丑的轮廓,用细线条描绘细节;用对比强烈的颜色突出小丑的服装特点等。
手工制作小丑
- 教师示范用彩纸制作小丑的方法:
- 用红色彩纸剪出一个圆形作为小丑的帽子,并用胶水粘贴在小丑头部的上方。
- 用彩色皱纹纸剪出一些长条,作为小丑服装上的装饰,粘贴在小丑的身体上。
- 用黑色卡纸剪出小丑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粘贴在小丑的脸上。
- 用吸管制作小丑的手臂,将吸管剪成合适的长度,并用胶水粘贴在小丑的身体两侧。
-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为小丑添加其他的装饰,如用彩色珠子制作项链、用彩色纸条制作腰带等。
(四)幼儿创作(20 分钟)
给幼儿发放绘画纸、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俏皮小丑的美术作品。
- 教师提醒幼儿可以选择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创作。
- 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发挥想象力,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手工制作的技巧等。
鼓励幼儿在创作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合作,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想法,互相学习和借鉴。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 分钟)
展示作品
- 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用夹子夹好。
- 组织幼儿围坐在展板周围,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
自我评价
- 邀请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画的或制作的小丑在做什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感受,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伴评价
-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喜欢。
- 鼓励幼儿从画面内容、色彩搭配、手工制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师评价
-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表扬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 针对幼儿作品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如线条不够流畅、色彩搭配不够协调、手工制作不够精细等,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幼儿提高美术技能。
(六)活动延伸(5 分钟)
- 在美工区投放更多与小丑相关的材料,如废旧物品、颜料等,鼓励幼儿继续创作不同形式的小丑作品,如立体小丑、小丑面具等。
- 组织幼儿进行小丑表演活动,让幼儿戴着自己制作的小丑头饰,模仿小丑的动作和表情,进行简单的表演,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丑形象的理解和喜爱。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创作小丑美术作品的过程和感受,并用绘画或手工的方式为家人制作一份小丑礼物。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美术活动《俏皮小丑》,幼儿对小丑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和创作,如直观教学法、启发提问法和小组合作法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我注重对幼儿的鼓励和引导,及时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示范创作环节,虽然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但仍有部分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如手工制作的技巧不够熟练、色彩搭配不协调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加强对个别幼儿的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美术活动中有所收获。在作品评价环节,我可以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评价空间,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我也可以引导幼儿将美术活动与其他领域的学习相结合,如语言表达、音乐表演等,让幼儿在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本次美术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让美术活动真正成为幼儿表达自我、展现创造力的舞台🎨🤡。
标签: #俏皮小丑美术教案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