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让幼儿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知道玩火的危险性。
-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引导幼儿掌握简单的防火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安全知识学习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清晰阐述火的用途与危害,使幼儿深刻认识玩火的危险性。
- 教授幼儿简单有效的防火方法,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 难点
- 如何以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方式向中班幼儿讲解火的抽象概念和危险后果。
- 引导幼儿将所学的防火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形成长期的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
- 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直观呈现火的形态、用途及危害,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 故事教学法:讲述有趣的防火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思考,从中汲取防火知识和教训。
- 游戏体验法:组织防火小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亲身体验防火的重要性,加深对安全知识的记忆。
- 讨论互动法:引导幼儿参与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准备
- 收集有关火的图片、视频资料,包括火灾现场的惨痛画面、日常生活中火的正确使用场景等。
- 准备一些与火相关的道具,如玩具打火机、火柴模型、灭火器模型等,用于直观演示。
- 绘制简单易懂的防火宣传画,制作成卡片,便于幼儿学习和记忆。
- 编排防火安全小故事,准备相关的头饰,邀请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 准备游戏所需的材料,如模拟火灾场景的道具、安全标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年的时候,大街上是不是特别热闹呀?到处都张灯结彩的,那你们有没有看到过特别漂亮的红灯笼呀🧨?这些红灯笼是怎么亮起来的呢?”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见到的火的场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火。
(二)认识火的用途
教师利用图片和视频,向幼儿展示火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 展示厨房中用火做饭的场景,告诉幼儿:“火可以帮妈妈做出香喷喷的饭菜,让我们吃得饱饱的😋。”
- 播放取暖器取暖的画面,说:“冬天很冷的时候,火能给我们带来温暖,让我们感觉不那么冷🧣。”
- 展示铁匠用火打铁的视频,讲解:“火还能帮助工人叔叔打造各种各样的工具呢🛠️。”
- 呈现消防员叔叔灭火的场景,强调:“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消防员叔叔会用特别厉害的灭火工具,这些工具也是靠火来发挥作用的🚒。”
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还在哪里见过火呀?火对我们有什么用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进一步加深对火的用途的认识。
(三)了解火的危害
- 播放一段火灾现场的视频,画面中熊熊大火燃烧,房屋倒塌,人们惊慌失措地逃生,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一脸严肃地问幼儿:“小朋友们,看完这个视频,你们心里是不是有点害怕呀😟?火这么厉害,如果不小心,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灾难,那你们知道火会造成哪些危害吗🧐?”
- 结合视频内容,向幼儿讲解火的危害。
- 火灾会烧毁我们的房子,让我们没有家可住😭。
- 火会烧伤人,让人受伤,非常疼😖。
- 火灾还会产生很多浓烟,这些浓烟会让人呼吸困难,甚至会中毒晕倒😵。
展示一些火灾中受伤人员的图片,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火的危害,激发幼儿对火灾的警惕性。
(四)学习防火方法
- 故事教学
- 教师讲述故事《小兔子家失火了》:小兔子一个人在家,它觉得很无聊,看到桌子上有一个打火机,就好奇地拿起来玩,一不小心,打火机打出了火,点燃了旁边的窗帘,火势一下子变大了,小兔子吓得大哭起来,就在这时,大象消防员赶来了,用灭火器很快就把火扑灭了,小兔子后悔极了,它再也不敢玩火了。
- 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小兔子为什么会家失火呀🧐?”引导幼儿回答出因为小兔子玩火。
- 继续提问:“那如果遇到火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
- 讲解防火方法
- 教师结合故事内容和图片,向幼儿讲解防火的方法。
- 告诉幼儿不能玩火,打火机、火柴等危险物品不能碰🚫。
- 如果看到着火了,要赶紧告诉大人,或者拨打火警电话119📞。
- 在家里,不要在插座旁边放易燃的东西,比如纸张、衣服等🧻。
- 出门的时候,要记得检查电器、煤气有没有关好🔌。
- 遇到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态逃离现场,因为浓烟一般在上面,这样可以避免吸入过多浓烟😷。
- 角色扮演
- 教师准备好故事中的头饰,邀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小兔子、大象消防员等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其他幼儿认真观看,进一步加深对防火知识的理解。
- 表演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再次强调防火的重要性和方法。
(五)游戏体验:火灾逃生大挑战
- 布置游戏场景
- 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个模拟火灾现场,摆放一些障碍物,如桌椅、柜子等,并用红色布条模拟烟雾。
- 在教室的其他地方设置安全出口,张贴安全标志。
- 游戏规则
- 教师发出“火灾警报”信号(如播放警报声),幼儿听到后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态从安全出口逃离“火灾现场”。
- 在逃生过程中,要注意躲避障碍物,不能推挤其他小朋友。
- 到达安全区域后,教师检查幼儿是否都安全撤离,并对游戏过程进行简单评价。
- 游戏进行
- 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每组5 - 6名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验火灾逃生的紧张感,巩固所学的防火知识和逃生技能。
- 游戏结束后,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再次强调火灾逃生的要点。
(六)课堂总结
-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都学了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火的用途、危害以及防火的方法等。
- 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回答问题正确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
- 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告诉幼儿要把防火知识牢记心中,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教学延伸
- 在班级的图书角投放一些有关消防安全的绘本,供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阅读,进一步加深对防火知识的了解。
-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防火安全手抄报,将自己学到的防火知识画下来或者写下来,带到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 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演练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火灾逃生的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中班不玩火教案”的教学活动,幼儿对火的用途与危害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防火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法、故事教学法、游戏体验法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直观地看到火的各种形态和场景,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教学法中的《小兔子家失火了》故事,引发了幼儿的浓厚兴趣,他们积极参与讨论,从中明白了玩火的危险性;游戏体验法的“火灾逃生大挑战”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火灾逃生的过程,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火的危害时,虽然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幼儿有了直观感受,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火灾产生的浓烟对人体的危害,幼儿可能理解得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实物模型或者简单的实验,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在游戏环节,个别幼儿过于兴奋,在逃生过程中出现了推挤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游戏活动中加强对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总体而言,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重要的安全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安全教育,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标签: #中班不玩火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