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 个数,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
-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 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掌握整时的认读方法。
-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时针和分针,理解整时的含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播放一段时钟滴答滴答走动的声音,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声音呀?”引导学生说出是时钟的声音。
- 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图片,如挂钟、手表、电子钟等,让学生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钟表🧐。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 认识钟面
- 拿出一个实物钟,让学生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 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有两根指针,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 数一数钟面上有多少个数,从 1 到 12。
- 认识整时
- 教师拨出 3 时,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里。
- 引导学生发现:分针指向 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 请学生说一说 3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教师进行总结和强调👍。
- 再拨出 6 时、9 时、12 时,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几时,巩固整时的认读方法。
-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认读钟面上的时间,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 游戏:“我说你拨”,教师说一个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来,然后请同学上台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拨的。
-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时间,以及在这些时间人们都在做什么🕛,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 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时针、分针、12 个数)。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时的认读方法和时间与生活的关系。
-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今天学习的时间知识,并在钟表上拨出整时给他们看。
- 制作一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用所学的时间知识记录自己一天的活动🕓。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公开课,学生们对钟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整时的认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小组活动中,个别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对于时间观念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并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标签: #认识钟表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