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综合实践认识鸡蛋教学设计

jiayaozb.com7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鸡蛋的基本结构,包括蛋壳、蛋清、蛋黄等部分。
    • 掌握通过观察、触摸、实验等方法认识鸡蛋的特点。
    • 了解鸡蛋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用途。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察鸡蛋的外观、结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培养学生珍惜食物、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思考鸡蛋壳等废弃物的合理利用。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清晰认识鸡蛋的结构和特点。
      • 掌握认识鸡蛋的多种实践方法,如观察、实验等。
    2.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理解鸡蛋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 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观察法:让学生仔细观察鸡蛋的外观、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如鸡蛋沉浮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鸡蛋性质的理解。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各项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果等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每个学生准备 2 - 3 个鸡蛋,准备足量的清水、盐、白醋、透明玻璃杯、镊子、放大镜等实验器材。
      2. 场地准备:选择宽敞、明亮、便于操作的教室作为教学场地,并确保有足够的桌椅供学生分组使用。
      3. 多媒体准备:制作包含鸡蛋结构、鸡蛋用途等内容的 PPT,收集一些与鸡蛋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教学展示。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5 分钟)

      1. 播放一段母鸡孵蛋的视频,视频中母鸡在温暖的鸡窝里专注地孵化着鸡蛋,鸡蛋在母鸡的怀抱中逐渐孕育出新的生命。
      2.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了母鸡孵蛋的过程,那你们对鸡蛋都有哪些了解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鸡蛋的知识,比如鸡蛋可以吃、鸡蛋有不同的颜色等。
      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要总结和点评,顺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综合实践认识鸡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观察鸡蛋(10 分钟)

      1. 分发鸡蛋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手中的鸡蛋。
      2. 提出观察要求:
        • 观察鸡蛋的形状,看看它是椭圆形还是其他形状。
        • 注意鸡蛋的颜色,是白色、棕色还是其他颜色。
        • 感受鸡蛋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3. 学生观察完毕后,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总结出鸡蛋一般呈椭圆形,颜色多样,表面较为光滑的特点🧐。
      4. (三)认识鸡蛋结构(15 分钟)

        1. 展示鸡蛋结构的 PPT,向学生介绍鸡蛋的主要结构,包括蛋壳、蛋清、蛋黄。
          • 蛋壳:是鸡蛋最外层的保护结构,质地坚硬,起到保护鸡蛋内部物质的作用。
          • 蛋清:透明的胶状物质,包围着蛋黄,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营养。
          • 蛋黄:位于鸡蛋的中心,呈黄色球状,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
        2. 拿出一个鸡蛋,用镊子轻轻敲破鸡蛋的一端,将蛋壳碎片小心地剥离,让学生观察蛋壳内部的结构,直观地看到蛋清和蛋黄😃。
        3.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蛋壳、蛋清和蛋黄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引导学生思考鸡蛋各部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四)鸡蛋实验探究(20 分钟)

          1. 鸡蛋沉浮实验
            •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
            • 实验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倒入适量的清水,再准备一些盐。
            • 实验步骤:
              • 把鸡蛋放入清水中,观察鸡蛋的沉浮情况。
              • 逐渐向水中加入盐,并轻轻搅拌,观察鸡蛋的沉浮变化。
            • 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将水溅到眼睛里或身上😄。
            • 实验结束后,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和发现:“当我们往清水中加盐时,鸡蛋会慢慢浮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原因,教师进行总结:“这是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清水大,当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时,鸡蛋就会浮起来。”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物体沉浮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 鸡蛋与白醋的反应实验
              • 实验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倒入适量的白醋,再放入一个鸡蛋。
              • 实验步骤:让学生观察鸡蛋放入白醋后发生的现象。
              •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到鸡蛋表面有气泡产生,鸡蛋逐渐上浮又下沉等有趣的现象😃。
              •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解释:“白醋中的醋酸与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附着在鸡蛋表面,使鸡蛋上浮,当气体逸出后,鸡蛋又下沉,如此反复。”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鸡蛋壳的成分以及化学反应的奇妙🧐。

              (五)鸡蛋用途讨论(15 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鸡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2.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可能会提到鸡蛋可以用来做菜,如炒鸡蛋、煮鸡蛋、蒸鸡蛋羹等;还可以用来制作蛋糕、面包等烘焙食品;鸡蛋还可以用来孵化小鸡等😃。
              3.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拓展,介绍鸡蛋在食品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其他用途,如提取蛋白质用于制作药品、化妆品等,让学生了解鸡蛋的用途十分广泛,从而认识到鸡蛋的重要性🥚。

              (六)鸡蛋壳的创意利用(10 分钟)

              1. 展示一些用鸡蛋壳制作的手工艺品图片,如蛋壳画、蛋壳小动物等,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鸡蛋壳除了作为废弃物扔掉,还可以有哪些创意利用方式。
              3.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设计一个利用鸡蛋壳的创意方案。
              4. 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创意方案,如制作蛋壳花盆、蛋壳风铃等,教师对学生的创意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将创意变成实际可行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课堂总结(5 分钟)

              1.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鸡蛋的结构、通过实验认识鸡蛋的特点以及鸡蛋的多种用途和鸡蛋壳的创意利用等。
              2. 提问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呢?”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勇于思考和实践的精神,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延伸

              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用鸡蛋壳制作一个手工艺品,并将制作过程拍成照片或写成短文,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2. 组织学生开展“鸡蛋知识小百科”的手抄报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对鸡蛋相关知识的了解。
              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与鸡蛋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教学延伸活动,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鸡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标签: #综合实践认识鸡蛋教学设计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