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模板

jiayaozb.com60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但愿人长久》这首词。
    • 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中所表达的情感。
    • 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感受其豁达乐观的心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朗读水平。
    •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词意,体会情感。
    • 借助多媒体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 让学生体会亲情的珍贵,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 教学难点
    3. 感悟苏轼豁达乐观的心境,体会词中所表达的美好祝愿。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 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知识、字词含义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中,加深对情感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营造氛围。
        • 同学们,上课伊始,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播放歌曲)大家熟悉这首歌吗?它的名字叫《但愿人长久》。
        • 歌曲悠扬婉转,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而这首歌的歌词正是改编自一首经典的宋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但愿人长久》。
      2. 提问导入:关于这首词,你们想了解些什么呢?
      3. 同学们,听到这个课题,你们的小脑袋里是不是冒出了许多问号呀?这首词是谁写的?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词?“但愿人长久”这句话又有着怎样深刻的含义呢?大家可以大胆地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3分钟)

        1. 介绍作者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在文学、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造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用他的诗词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2. 介绍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时所作,当时,他与弟弟苏辙已经多年未见,恰逢中秋佳节,明月高悬,苏轼仰望明月,思念亲人,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寄托了他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三)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

          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

        2. 学生自由朗读

          听完老师的朗读,大家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读一读了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朗读

          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指名朗读,及时纠正读音和节奏)

        4. 全班齐读

          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首词,读出它的韵味。(全班齐读)

        (四)理解词句(15分钟)

        1. 学生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课++释,自己尝试理解词句的意思,圈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2. 小组合作交流

          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能不能通过小组的力量解决。

        3. 全班汇报
          •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对词句的理解?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做好补充。
          • 重点讲解: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五)体会情感(10分钟)

            1. 引导思考

              同学们,理解了词句的意思,让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这首词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情感呢?

            2. 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从词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3. 全班交流
              • 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发现?(引导学生从对明月的描写、对亲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等方面体会情感)
              • 教师总结:这首词既表达了苏轼对弟弟苏辙深深的思念之情,又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心境,他由中秋明月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意识到这种事情自古难以周全,但他依然希望亲人能够平安健康,共享美好时光,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跨越了时空,感染着每一个读者。

              (六)朗读感悟(10分钟)

              1. 指导朗读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词的理解和感悟,再次朗读这首词,在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要读出诗人的豪迈与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要读出深情与祝愿。

              2. 自由朗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试着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中。

              3. 指名朗读

                谁再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感受他朗读中所表达的情感。

              4. 全班齐读

                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这首词,把苏轼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人。

              (七)拓展延伸(5分钟)

              1. 交流分享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与亲人分别的时候,那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有没有像苏轼一样,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美好的祝愿呢?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2. 推荐阅读

                苏轼还有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课后大家可以去阅读他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进一步感受他的诗词魅力和豁达心境。

              (八)课堂小结(3分钟)

              1. 回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苏轼的《但愿人长久》,通过学习,我们理解了词的意思,体会了作者的情感,还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

              2. 情感升华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当面对离别时,能像苏轼一样,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把思念化作美好的祝愿,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情感,去拥抱生活,去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九)布置作业(2分钟)

              1. 背诵并默写《但愿人长久》。
              2. 以“思念”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课件,包含苏轼的生平介绍、诗词原文及注释、相关图片和音乐等。
              2. 黑板、粉笔。

              教学板书设计

              但愿人长久苏轼上阕:望月 把酒问青天不知宫阙 今夕何年欲乘风去 又恐高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人间下阕:怀人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月圆人缺 不应有恨悲欢离合 古难全但愿长久 共婵娟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但愿人长久》这首词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朗读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律美,小组合作探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个别学生理解诗词含义仍有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诗词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希望能让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标签: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模板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