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教育

中国舞基础训练课程教学设计

jiayaozb.com6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让学生了解中国舞的基本体态、手位、脚位,掌握中国舞身韵中的基本元素,如提、沉、冲、靠、含、腆、移等。
  • 能够准确做出所学的手位、脚位动作,以及身韵元素组合,并具备一定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示范、讲解、练习、纠正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舞蹈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中国舞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舞蹈中体验快乐,表达自我。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掌握中国舞的基本体态,做到抬头、挺胸、收腹、立腰、拔背,身体重心垂直向上。
  • 熟悉并准确做出常见的手位(如山膀位、托掌位、按掌位等)和脚位(如正步位、丁字步、小八字步等)动作,以及身韵中的提、沉等基本元素。
  1. 教学难点
  • 理解并表现身韵元素的内在韵律和情感表达,使动作具有连贯性和美感。
  • 能够在音乐的配合下,将所学的手位、脚位和身韵元素组合流畅地展现出来,形成完整的舞蹈片段。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中国舞的基本理论知识、动作要领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对中国舞有初步的了解。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正确的动作形态、节奏和力度,便于学生模仿学习。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的舞蹈动作,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4.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5. 启发法:通过提问、引导、启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舞蹈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播放一段精彩的中国舞表演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中国舞的兴趣,视频结束后,提问学生对中国舞的印象和感受,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舞基础训练。

(二)知识讲解(7分钟)

  1. 介绍中国舞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舞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 讲解中国舞的基本体态要求,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明白正确的站立姿势和身体重心的位置,强调抬头、挺胸、收腹、立腰、拔背,身体重心垂直向上,给人一种优雅、自信的感觉。
  3. 逐一介绍常见的手位和脚位动作,利用图片或简单的图示,向学生展示山膀位、托掌位、按掌位、正步位、丁字步、小八字步等动作的形态和位置,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教师一起做简单的模仿练习。

(三)身韵元素教学(15分钟)

重点讲解身韵中的提、沉元素,教师先进行慢动作示范,让学生观察身体在提气和沉气时的变化,包括胸部的起伏、腹部的收缩与放松等。

  • 提:吸气,腹部收缩,胸部向上提,肩膀微微向上耸起,头部向上顶,整个身体有一种向上拔起的感觉。
  • 沉:呼气,腹部放松,胸部下沉,肩膀向下沉,头部微微向下低,身体重心向下沉落。
  1. 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口令,进行提、沉的单一练习,先慢后快,逐渐掌握提、沉的节奏和力度。
  2. 引导学生将提、沉元素与呼吸相结合,感受呼吸对舞蹈动作的推动作用,使动作更加自然流畅,富有韵律感。

(四)组合练习(20分钟)

  1. 将所学的手位、脚位和身韵元素进行组合,形成简单的舞蹈组合,教师先完整示范舞蹈组合,让学生整体感受组合的节奏和动作顺序。
  2. 分解动作进行教学,一句一句地教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动作要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和表现力。
  3. 学生分组练习舞蹈组合,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帮助,共同提高舞蹈水平。
  4.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给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的建议。

(五)音乐配合与情感表达(10分钟)

  1. 选择一段适合本节课舞蹈组合的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再次练习舞蹈组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使舞蹈动作与音乐相融合。
  2.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舞蹈动作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在音乐节奏较快时,动作要更加轻快、活泼;在音乐节奏较慢时,动作要更加舒缓、优美,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舞蹈赋予独特的情感内涵。
  3. 学生再次练习舞蹈组合,注意在音乐的配合下,展现出舞蹈的情感和表现力,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舞蹈作品。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中国舞的基本体态、手位、脚位、身韵元素以及舞蹈组合等。
  2.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表扬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加强练习。
  3. 强调中国舞基础训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热爱中国舞,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延伸

  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舞蹈组合,并录制视频发送到班级群里,与同学们相互交流和学习。
  2. 推荐一些中国舞的相关书籍、视频或网站,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和欣赏,进一步提高对中国舞的了解和兴趣。
  3. 组织班级舞蹈展示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舞的基础训练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做出所学的手位、脚位动作和身韵元素组合,并且在舞蹈表现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在教学时间的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实施,在个别学生的指导上还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舞蹈学习中有所收获,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舞蹈教学。💃🕺

标签: #中国舞教学设计教案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上班时间:9:00-22:00
周六、周日:14:00-22:00

819640@qq.com

发送邮件
加不上QQ可以通过邮件联系我们